綠色發展:中國礦業的必然選擇 |
發布時間:2014/5/6 11:11:33 查看次數:3061 |
中國正處于從經濟大國逐漸走向經濟強國的重要時期,其重要標志體現在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加快,并達到了一定程度。在這一時期,發揮支撐作用的礦業顯得尤為重要。
我國人口眾多,人均礦產資源相對不足,礦產資源稟賦條件又較差,即貧礦多、中小型礦床多、共伴生礦床多、富礦少、大型超大型礦床少、開發利用難,這是客觀事實。在這種條件下,擺在礦業人面前的問題是如何將我國從礦業大國發展到礦業強國,這其中機遇與挑戰并存。
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做大我國礦業,首先要在找礦上下大功夫,加大找礦投入,做好整裝勘查,系統安排綜合找礦,向深部、向新類型要礦,特別是共伴生礦產的利用評價很重要。其次,產業結構調整要加強,礦山企業不僅要開好礦,更要在探礦上下功夫。同時,地勘單位不僅要在找礦上下功夫,而且要走探采一體化的路子。再次,礦山企業要與地勘單位聯合組成大集團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地勘單位要拿出高質量的礦權與礦山企業合作經營,走企業化道路。
而要做強我國礦業,首先必須加大科技投入,特別優先加大對選礦的科技投入,已經找到的礦產資源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把有用元素盡可能多地提取出來。其次,對綜合利用礦產資源超過國家規定的“三率”指標的企業進行重獎,在礦權配置、用地指標和科研項目上優先進行配給。再次,在人員素質全面提高的基礎上,更要提高專業素質,在探、采、選科技領域實現全面提升。礦山企業在深部外圍找礦的同時,在“三率”指標上提高一個百分點就相當于發現了一個巨大礦床。
而在通過找礦和開礦為國家做貢獻的同時,也應深知我國已進入了一個全面提升質量、講究環境美好的新時代。這就要求礦山企業再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進行粗放式開采,不能單純追求企業利益而損害公眾的社會利益。礦山企業要有社會責任,主動創建和諧礦區,爭取早日成為綠色礦山。
綠色礦山就是礦山的楷模,是以實現礦產資源充分利用為核心,以環境保護、土地復墾為標志,以社區和諧、企業先進文化為要求。今天的綠色礦山建設已經提到礦業發展的議事日程,各級政府高度重視,企業踴躍參加,社會給予好評。同時,也應看到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共同推動解決——
一是資源開發、利用的理念和技術還比較落后,有關法律法規、體制、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礦業開發秩序治理整頓仍需加強;生產粗放經營,管理水平低下,安全事故頻發;回采率和回收利用率水平不高,資源浪費嚴重;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還比較嚴重。
二是礦業管理體制落后與國際礦業資本市場不對接,符合國際簽字要求的合資格人以及市場化的標準規范體系還沒有建立。我國缺乏具有全球視野的礦產資源戰略和礦業發展戰略,以致在全球礦產品市場上,呈現出“中國賣什么,什么不值錢;中國買什么,什么就漲價”的怪現象,企業“走出去、引進來”面臨很多困難,使中國礦業難以融入國際礦業。
三是國內礦政管理還有很多缺陷。一些儲量管理部門的事業單位不去協助儲量管理部門制定標準、檢查核查儲量報告質量、幫助管理部門提高備案速度和質量,卻熱衷于儲量評審工作;辦理礦業權證及延續、轉讓礦業權的手續繁雜,時間太長,應設立專門機構,配置專職人員;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的收繳渠道很通暢,企業必須繳納,但政府承諾返還渠道卻不夠暢通,即使是綠色礦山,地質環境保證金也照收不減;地質礦產部改為國土資源部后,礦政管理工作還是側重在地質找礦勘查領域,對礦業的主體——礦山管理和服務還比較欠缺,不夠深入,而政府對評價、評估、命名等行業協會的工作依然熱衷;制定標準、數據統計等的渠道還不暢通。
未來,綠色礦山應在以下幾方面努力推進:一是搭建堅實的省級綠色礦山平臺,在國家級綠色礦山中打造出代表中國形象的國際知名綠色礦山。二是政府應在支持、鼓勵、表彰、宣傳、學習綠色礦山等方面加大力度。在綠色礦山政策上,國土資源部應開辟綠色通道,在基地選拔、資源補償費減免以及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返還等方面給予相應的傾斜和照顧。三是綠色礦山規劃從無到有、到落實、到走向科學,需要加強管理,統一原則,重點突出,體現特色。四是礦山開采要從事后管理逐漸變為事前要求,即變為事前規劃采礦藍圖,在建設花園的同時充分利用資源。五是從形成綠色礦山理念到發展綠色礦山文化,從綠色礦山建設到綠色礦業發展,要循序漸進,穩扎穩打。
總之,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在全體礦業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實現綠色礦山、建設生態文明的“中國夢”定會早日實現。 |
上一條信息:
對于鉀長石化學成分及應用的介紹
下一條信息: 加油車加油機使用注意事項 |